日期:2025-07-08 |
點閱數:255 |
大而美法案下海外匯款稅如何執行 一文看懂 |
根據美國2025年全面減稅與支出法案(也稱「大而美法案」),從2026年1月1日起將對匯款到海外的公民和非公民收取1%的匯款稅(remittance tax)。這項一度引發爭議的匯款稅在經過兩院調整後,已大幅收縮影響範圍。
美國國際會計事務所PwC指出,最終頒布的匯款稅潛在影響範圍已比眾議院5月版本顯著縮小。除了稅率從5%調降至1%外,此條款還給予來自銀行、證券等帳戶,以及在美國發行的信用卡或借記卡匯款豁免。原則上徵收範圍僅限於現金、匯票等匯款方式上。
這意味著,一大部分日常匯款都被剔除在外,不用付匯款稅。
美國註冊會計師阿里克‧羅森(Arik Rozen)解釋說,「至關重要的是,它通常豁免來自銀行帳戶和其它金融機構的轉帳,以及由美國發行的借記卡或信用卡資助的轉帳。」
為何匯款稅引發如此大的關注
首先,這是美國聯邦政府首次對個人轉帳徵收匯款稅,主要是針對移民從美國寄回國內的資金。
這項規定在眾議院的版本僅適用於所有非美國公民,包括綠卡持有者、持有H-1B或H-2A等臨時簽證的人士以及外國學生。參議院版本則統一調整為公民和非公民一起。
英國智庫海外發展研究所(ODI Global)表示,這類匯款金額是美國外國援助總額的三到四倍:2023年,從美國匯向全球南方國家的匯款估計達到6560億美元,而同期的外國援助總額約為2240億美元。
他們的研究說,新匯款稅將適用於約2300萬綠卡持有者、1400萬非移民簽證持有者和1200萬非法移民,並可能導致匯款下降約1.6%。
另外一項研究發現,新匯款稅可能會大幅減少向美國輸送移民的國家的匯款,其中墨西哥將面臨最大的衝擊。其它受影響嚴重的國家包括印度、菲律賓、中國以及危地馬拉、多米尼加共和國和薩爾瓦多。
中文媒體也關注匯款稅
台灣媒體鉅亨網報導說,PwC美國業務負責人蘇宥人表示,擁有美國籍、稅務居民身分的台灣人無須擔心自2026起會顯著增加納稅,因為《大而美法案》中有提供一些新增的減稅措施。
蘇宥人提醒,因美國的法案篇幅接近900頁,其中財稅措施也至少有200多頁,有一定的複雜度,建議赴美投資的台灣企業,以及有美國身分的台灣人,儘早諮詢專業稅務顧問,以更進一步了解法案的具體影響。
轉自:大紀元